《符号里的中国》 读书笔记
1. 龙的信仰
- 九五至尊:出自《周易·乾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”。阳数中九为最高,五居正中,故“九五”象征帝王的权威
- 刘邦是第一个被称为真龙天子的皇帝
- 龙是皇帝专用,但老百姓也喜欢龙:正月十五耍龙灯,舞龙;二月二龙抬头,五月端午赛龙舟;"望子成龙"
- 中国本土神话里龙鸟是共生关系,而受到佛教的影响后,大鹏和龙成为敌对关系(金翅大鹏鸟)
2. 凤凰意象
- 青鸟,《山海经》里西王母的信使,后遂以“青鸟”为信使的代称
- 凤凰是祥瑞的象征。凤凰来仪代表天命所归; 凤凰还是爱情的符号,古人常常以凤凰的配饰作为定情信物
- 五凤楼,在小说里常作为朝廷的象征
- 凤在唐代由雄变雌:武则天为了让自己统治合法,宣扬出现了凤凰,以说明自己以周代唐是天命。她不断强调凤凰与女性的关系,为自己称帝寻求舆论支持。
- 凤凰向往光明,只在梧桐树上栖息。梧桐被视为树中之王,古人常以“梧桐栖凤”比如贤才择主而事
3. 四灵
- "四灵":青龙,白虎,朱雀,玄武
- 古人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,认为东方为木,属青色,故名"青龙""苍龙"; 西方为金,属白色,故名“白虎”。北方为水,属黑色,故名“玄武”(玄是黑色的意思); 南方为水,属红色,故名“朱雀”
- 青龙代表东方,青龙镇就在东海之滨;白虎代表西方,白虎堂实际就是西堂
- 朱雀代表南方,朱雀门就是南门
- 玄武代表北方,玄武湖就是北湖,玄武门就是北门,而北京的北门是神武门,则是'玄武门'为了避讳康熙玄烨的名讳
4. 貔貅
- 貔貅成为“战神”的代名词。
- 貔貅的形象基础是辟邪。和狮子最大的不同是,辟邪往往有角
- 辟邪”守护神“的神性,使得貔貅成为招财神兽
5. 狮子
- 狮子是很晚才从西域传入中国;所以十二生肖没有它,四灵里也没有
- 一开始,龟有着预知吉凶的功能; 但元代以来,龟常常成为世俗讥讽嘲笑的卑物,石狮子逐渐代替它预测的功能,成为自然灾害预警员。
- 狮子还被摆在中药店铺的柜台。有避邪驱恶的功能。狮子一般是佛家的坐骑。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青狮子
- 石狮子有着辟邪平安、富贵平安、子孙繁盛等吉祥寓意
6. 金蟾
- 蟾蜍繁殖能力强,寄托了他们多子多孙的愿望; 因为传说月宫中有蟾蜍,蟾蜍又是月亮的象征; 月宫除了蟾蜍还有桂树。旧时称科举高中为”蟾宫折桂“。
- 东汉以后,蟾蜍又逐渐成为富贵的象征。
- 三足蟾:古代有数字三的崇拜。三极为神秘,《周易》中有天地人三才,《道德经》说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7. 蝙蝠
- 因”蝠“谐音”福“,蝙蝠就成为吉祥符号。常常和其他符号(寿桃等)搭配,共同形成美好的寓意,比如五福捧寿,多福多寿,福寿双全,洪福齐天(红色蝙蝠),福增贵子(蝙蝠和桂花)
8. 十二生肖
- 十二生肖的排序跟动物的活动规律有关。
- 1]鼠是聪明和富足的象征,还有多子多福的象征;2]牛是吉祥,力量的象征,还是踏实和奉献的象征。3]虎是勇猛的象征。古人认为虎可以庇护小孩子成长,给小孩虎头帽虎头鞋。4]兔是月亮的象征。可能因为人喜欢兔子而不太喜欢蟾蜍,玉兔逐渐压倒蟾蜍成为月亮的代称。兔是善良的化身,和几乎任何生肖都能”合得来“。5]龙是男性的象征。皇权的象征,还是成功的象征(望子成龙,跳龙门)
6]蛇是神的象征。蛇还是青春永驻的象征。蛇还是吉祥的象征。 7]马,气势非凡,还有君主的象征。 8]羊。羊是吉祥的象征。羊还象征中正和平刚柔相济。羊还有子女孝顺的标志(羊羔跪乳)。羊还是美善的象征。 9]猴。顽皮聪明的象征。因为与"侯"同音还是侯爵的象征。猴子骑马(马上封侯), 猴子和"仙桃"组合形成长寿的寓意。 10]鸡象征光明。鸡有辟邪的神意. 鸡谐音吉,所以还有吉祥的意思。金鸡还象征大赦。 11]狗象征忠诚,财富(旺财),吉祥(天狗守吉祥) 12]猪象征富足,吉祥,富贵
9. 岁寒三友:松,梅,竹
四君子:梅,兰,竹,菊
梅花象征君子冰清玉洁; 兰花象征君子遗世独立;竹子象征君子谦谦君子; 菊,象征君子淡泊名利
10. 牡丹
- 唐朝之前,牡丹还岌岌无名,常常和芍药混为一谈。
- 唐朝开始,牡丹地位大幅提高。原因可能有2,一是牡丹花品种改善;二是统治阶层的喜好。武则天就特别喜欢牡丹。
- 牡丹成为富贵的象征,
一是颜色艳丽,花形硕大,雍容华贵,得到统治阶层的喜好
二是牡丹生性娇贵,很难培植,要驱虫要按时浇灌对环境土壤气候要求都比较高。所以要养好牡丹,"弄花一年,看花十日",非得花大力气大价钱不可,成为达官贵人彰显富贵的手段。
11. 莲花
- 莲,又称荷花,水芙蓉。 出水芙蓉就是指莲花
- 莲是佛教的重要象征符号,菩萨都有莲花宝座,讲习佛法被称为”口吐莲花“,寺院又叫”莲境“
12. 葫芦
- 匏(pao),瓜类味苦,中看不中吃。"匏瓜徒悬":比如隐居或弃置
- 葫芦,多籽,中空,象征子孙繁盛。葫芦本为一体,可以一分为二,也能合二为一,有生育的象征,所以古人结婚时有合卺的礼仪(卺是一种葫芦,一种盛酒器)
- 悬壶济世里的壶也是葫芦
- 葫芦谐音"福禄"
13. 雨师风伯
- 江山社稷:社是土地神,稷是谷神
- 古代的雨师很多,但唐宋以后,从佛教脱胎出来的龙王崇拜逐渐取代了雨师的位置,成为普天施雨这一农耕大事的主要负责人。
- 古人认为刮狂风要么是风神在呼吸或者散步。《山海经》有对风神的描述,一只长着人面的狗,他走路,就是刮风,而民间流传的“杀狗止风”的习俗就源于此
- 人们把"风调雨顺"的信仰,寄托于传统的老天爷、风伯雨师、龙王、菩萨等神灵,到明代人民又赋予佛教的护法-四大天王一个新的职责,即司风调雨顺
14. 雷神
- 古人信仰雷神,不光因为打雷就会下雨那么简单,雷神还有保佑好人、惩罚坏人的职责。对于坏人,可以雷击他,所以“天打五雷轰”
- 除了惩恶扬善,雷神还有保护民众、祛邪等职责。妖魔鬼祟,到一定时间就会自然被雷神击杀,以保证人间太平。
- 宋元的道教咒语里记载,火神、雷神这两位神灵都能克制瘟疫。这也是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由来
15. 火神
- 祝融是中国本土信仰里最有名的火神。还有炎帝,吴回,回禄,阏伯都被视为火神。
- 唐宋以后,上古信仰和道教佛教等信仰融合而形成新的火神形象。最有名的就是火德星君。对应的是西方金星,即太白金星。火德星君是南方火星
- 华光:明代《南游记》塑造的另一个火神。他本是佛灯,幻化为如来佛身边的童子,因比法力而杀死毒火鬼王,如来赐给他天眼,让他投胎赎罪,他投胎为马耳娘娘的儿子,名三眼灵光,也就是'马王爷三只眼"
16. 河神和海神
- 河伯之后,巨灵神是另一位河神
- 海神:妈祖,又称天妃,天后,俗称"海神娘娘"
17. 城隍爷,土地公和灶王爷
- 城隍:本指防守城池的护城河,后来成了城市守护神的称呼
- 土地神:源自上古时期的"社神"崇拜。在秦汉以前,社神地位极高,但从南北朝开始,土地神的地位越来越卑微。明清时期,土地神往往被认为是乡下或郊区的守护神,是最基层的地仙。
- 灶王爷:一方有一方的土地神,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守护神,一家又有"一家之主",即灶王爷
- 灶王爷不仅是负责火灶的灶神,是一家的保护神,同时也是上天派下来的监察神,负责记录所在人家一年的所作所为,"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"
18. 福禄寿三星:
福神:最早是木星,又称岁星。 东汉又诞生一位福神-天官(紫微大帝)。紫微大帝:位于上天的最中间,地位最高,永远不动,被视为"众星之主""帝星"。 很多皇帝自视紫微大帝转世,所以皇宫被成为“紫禁城”
禄神:掌管人间职位和利禄。文昌帝君成为禄神。
寿神:最常见的是寿星,传说是南极仙翁
19. 财神:
- 道教的财神:李诡祖,被民间视为文财神,在唐代因为皇帝姓李而地位大幅提高; 而武财神是赵公明,在宋代因为皇帝姓宋而地位大幅提升。
- 民间信仰的财神:比干被当作财神;华光大帝也在南方被商贾们敬奉为财神; 武财神有钟馗和关羽。 子贡,范蠡(陶朱公)是《史记》中描述的品德高尚而被敬为财神。
- 佛教的财神:北方多闻天王,黄财神和善财童子。 观音像身边的金童玉女,左边就是善财童子,右边是龙女
- 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,这一天要放鞭炮迎接财神的到来,初五又称为“破五”。人们认为i过完初五,方宜工作,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一般设定初六或初七上班。
20. 门神
- 门神:常见门神有钟馗,秦叔宝和尉迟敬德。武门神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。文门神有海瑞,文天祥等。
- 为什么贴"姜太公在此"就管用呢? 民俗信仰中,名字或画像能'召唤'神,同样,巫术通过名字或画像可以控制人。 巫术的手段依据有2个:一个是相似律(扎木偶),一个是接触律(木偶加上真人头发). 名字是人一部分,这蕴含着接触律
21. 魁星和文昌帝君
- 在清代,文昌帝君与关公并列,一文一武,受国家祭祀。文昌也常与孔子并列。
- 文曲星因为要下凡,而天上还得有文昌帝君主管考试,所以造出个文曲星的神,以区分文昌帝君。
22. 观音,弥勒佛和罗汉
- 佛教的派有天台宗,华严宗,律宗,禅宗,密宗,净土宗等。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禅宗
- 禅宗主张"一切众生皆可成佛"。净土宗宣扬因果报应,宣扬来世和天国。
- 净土宗的修行很简单,只要念一声"南无阿弥陀佛",南无是致敬的意思。阿弥陀佛是领人民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佛
- 观音本作观世音,后因避李世民的名讳,而改称为观音。
- 在古代,有“男戴观音女戴佛”的习俗。观音可以消灾祈福,保佑男子在外平安。女人戴的佛是大肚弥勒佛,希望女子大肚能容,而且弥勒是福佛,佛与福同音,可以保佑女子幸福。
- 弥勒佛和阿弥陀佛都是对来世的向往。而弥勒的来世就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,而阿弥陀佛的来世在西方极乐世界。 弥勒佛逐渐处于下风的原因是弥勒信仰收到了统治者的打压(弥勒佛象征着未来和光明,古代很多造反事件都打着他的旗号)
- 大肚弥勒佛是佛教本土化诞生出来的一个形象,他大度,仁爱,逍遥,把入世和出世完美统一了。
23. 四大天王
- 很多寺庙大门都是三门并立(三门殿),表示可以通过"空,无相,无作"得到解脱。门旁的两大金刚是哼哈二将。
- 四大天王:
- 东方持国天王:象征符号是琵琶。
- 南方增长天王:象征符号是宝剑
- 西方广目天王:象征符号是赤索
- 北方多闻天王:象征符号是宝伞。名气最大,军营视为保护神,还是财神。
- 西游记里为迎合"东北西南风调雨顺"之意,四大天王造型变了,东方改拿宝剑(风),北方改拿琵琶(调),西方改拿宝伞,南方改拿龙蛇(顺)
24.十殿阎罗
- 在原始本土信仰里,泰山不仅是登山成仙之处,又是''贵府"之所在;到了唐代,佛教的阎罗王信仰开始占据上风。
- 西方神话里,冥王是哈迪斯,地狱门前是三头犬,而中国则是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
- 民间在想象过程中,融合了中国'黄泉'和佛教'地狱'世界:死者从鬼门关进入地府,有一条黄泉路,黄泉路上有彼岸花,善良的人可以踩着彼岸花到达彼岸世界,摆脱轮回。 路的尽头有一条奈河,即忘川河。河上有一座桥,即奈何桥。
桥旁有三生石,'三生'即前生,今生,来生之意。走过奈何桥是望乡台,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。有个叫孟婆的人在熬孟婆汤,喝了她的汤就会忘记今生的一切,这样才能过桥去投胎
25. 春节,历法
- 黄历的"吉凶宜忌"的制定依据:3个,1)根据五行、天干地支; 2)二十八星宿来择吉; 3)以"建除十二值"作为吉凶的依据。
26. 清明节
- 早期是在三月三扫墓; 到了魏晋南北朝,扫墓习俗就从三月三转移到了寒食节。
- 寒食节禁火,烧纸不方便,而寒食和清明离得很近,所以人们就选择在清明去扫墓
- 古代官员要考核"孝",清明扫墓是很重要的考核内容,由于路途遥远,统治者就不断延长清明节的假期。而踏青是清明节一个重要习俗,所以清明节扫墓和踏青往往合二为一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