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国平 《人生哲思录》 读书笔记
第一篇 生命感悟 - 人做事情,或是出于利益,或是出于性情 - 西方的哲学教导我们趋乐避苦,东方宗教则教导我们脱离苦海。可是,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把痛苦和快乐一齐接受下来。 生命是宇宙间的奇迹,它的来源神秘莫测,是大自然的产物,还是上帝的创造,这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奇迹。 -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,精神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的占比越大,他就离神越近。 - 人生应该力求两个简单,物质生活的简单,人际关系的简单,有了这两个简单,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 不占有 - 它是侥心落在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,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。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他,而不是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,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。 - 不习惯于失去,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,一个只求得到,不肯失去的人。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,实际上是很脆弱的,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, -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自己的,一旦失去便觉得蒙受了损失。其实一切皆变,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。得到了一切的,人死的时候要交出一切。不如在一生中不断的得而复失,习以为常,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。 - 王尔德说,人生只有两种悲剧,一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。另一个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。 换一个角度,人生有两种快乐,一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,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,另一个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,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。 平常心 - 不较劲的智慧: 1) 不和自己较劲,对自己要随性 2) 不和他人较劲,对他人要随缘 3) 不和老天较劲,对老天要随命 - 要有平常心。人到中年以后,也许在社会上取得了一点虚名浮利,这时候就应该牢记一无所有的从前 -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上攀登,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,适时地退出竞赛,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享受生命的乐趣 - 人过中年,就应该基本戒除功利心,贪心野心,给善心闲心平常...